百花争艳,光影交织,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4月18日在怀柔区拉开帷幕,电影嘉年华也将在中国影都盛大开启。中国影都这座“造梦之城”,如何能持续“追光前行”?

这里是“影视资源集聚区”。中影(北京)电影制片厂、北京电影学院、博纳影业、制片人总部基地、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等影视文化核心资源相继落地,中国影都影视文化相关企业已达1800余家,各类摄影棚47座,初步形成集内容创作、制作、拍摄、发行、宣传、文创衍生、休闲体验的影视全产业链条。博纳影视怀柔产业园建成投用,可实现后期制作工坊、导演工作室集群、虚拟现实技术等;制片人总部基地定位为“中国影都CBD”,中国影都文娱直播产业园也将挂牌成立;海好影视实景基地投入使用,建有科幻、地铁、高铁、空间站、别墅等20个实景拍摄场所。
这里是“影视科技融合区”。依托怀柔科学城的科创资源,推动数字技术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,推动前沿技术在电影产业的应用。2023年,元火数字实验室成立,打造数字艺术与先进拍摄理念的虚拟制作服务平台,成为国内领先的虚拟制作基地。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国家画院成立联合创作实验室,引入VR、AI等技术开发沉浸式动画体验项目,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。今年还将组建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中心,加快推进博纳人工智能实验室落地,推动形成北京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高地。中影(北京)电影制片厂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,发展升级虚拟影棚等数字技术,其中《安国夫人》等影片采用全数字化拍摄技术。
这里是“影视服务示范区”。以“市区事项集成化、人员配置专业化、影视场景个性化”为建设目标,怀柔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站挂牌运营,可实现“影片备案、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审批”等31个市级事项和“公司设立登记”等30个区级事项的受理、咨询、帮办,2023年成功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“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‘最佳实践案例’”,为全市深入推进“两区”建设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提出了新的“怀柔方案”和“影都举措”。
这里是“影视人才发源地”。发挥影视核心资源聚人、导演明星引人、高校育人作用,吸引导演、知名演员和科学家、艺术家近30人担任影都发展顾问。发布“中国影都青年影人优享计划”,加强影视文化企业和青年影视人才支持力度,更多人才及企业项目在影都落户。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启用,全校10个教学院系整建制入驻,持续为影视行业输送高端人才;吴京创办的影武堂自开办已来已培养了近百名动作演员;百汇演艺学校每年可培养约300位艺术表演人才。
这里是“共话发展策源地”。今年电影节期间,将围绕“论坛+交流”推出中国影都发展论坛、出品人论坛、北影节创投交流等8项活动,邀请知名影人、高管、专家学者以及300余家影视企业参与。其中,中国影都发展论坛,以“光影新质•北京故事”为主题,发布《怀柔区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措施》政策,推动区域科影深度融合,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出品人论坛,围绕“吸引观众回归影院”“多元化布局电影周边业务的拓展”等话题开展交流。北影节创投交流,吸引影视企业、青年导演、编剧等参与创投单元项目创作采风交流活动。
这里是“影视旅游休闲地”。自北京国际电影节落户以来,电影嘉年华已连续举办10届,利用北影节溢出效应,围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旅游目的地,串联科学城、会都、影都,以及长城、景区、民宿、网红餐饮、村咖等特色资源,推动消费与科技、艺术深度融合,着力打造全域“文旅+”“影视+”消费新场景,推动农文商旅体资源引流互动,去年电影节期间,全区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,“来影都过周末”品牌成功入选首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。
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将以“跟着北影节来怀柔”为主题,从4月5日至5月5日,在雁栖湖国际会都和中国影都两大核心片区、神堂峪不夜谷以及全区7个镇乡组织开展60余项影视文化活动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在4月18日下午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东侧大草坪开幕;推出亲子游、研学游以及“明星打卡同款游”等13条旅游路线;怀柔100余家民宿酒店在四月可以尽享5-8.8折优惠;电影节期间,游客凭电影嘉年华票根,可享受怀柔14家重点景区门票8折优惠;中国家庭帆船赛年度首站推广赛、昆仑决世界格斗冠军赛等多项体育赛事将为电影嘉年华预热;全区电影院、书店、民宿等近20个主场地、308个放映点,开展1106场次公益电影展映活动。
当“春意阑珊”遇见“视觉盛宴”,当“光影生活”碰撞“造梦工厂”,这并不是偶然邂逅,而是影视与休闲的水乳交融。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,让我们相约山水怀柔,让我们相约中国影都,与影人朋友来一场“不期而遇”。 (通讯员:吴研秋 匡智臻 供稿:怀柔融媒)